社工:“先谈薪酬,再谈专业…”
推荐 | 社工客(ID:shegongke)
来源 | 社工知行录(ID:shegongzhixinglu)
最近,朋友圈被一篇《回归“平民”姿态才是专业归途 社工职业化十年探析》刷屏。梳理文章结构后,发现漏洞颇多,既包括论据的可靠性,也包括论证过程的严谨性。文章最后提出,按照“购买服务”模式,社工实现“精英想象”必然走向“技术化”道路,可能远离民众;拥抱“民众”,回归“平民”姿态,忠于“与民众一起工作”、与帮助对象相伴的实践方向则是专业归途。
原文论点、论据较多,本文无意于逐一反驳(已有社工对其论据进行反驳),而是从经济学的供需关系角度分析,当下的社工薪酬情况使得行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并尝试提出打破循环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不谈社工薪酬,聊再多“社工归途”都意义不大。
图片来自网络
社工的薪酬,一直是行业的敏感话题,从市场供需的角度来分析,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为方便论述,假设这里的社工是指社工专业毕业或者考取助理社工师以上职业资格的社工。
商品,从市场供需角度看,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社工,作为劳动力,一种特殊的商品,理论上也受供求关系影响——供大于求,薪酬下降;供不应求,薪酬上升。
当下,不少省市都缺大量的社工,而每年社工院校培育的社工毕业生大多未从事社工,每年通过社工师考试的人员也相对较少,显然目前社工是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社工薪酬为何不提高?违反经济学规律了吗?
其实不然。社工供不应求,应该提高薪酬。如果薪酬不提高,那如何招来社工?如何实现供需平衡,至少是暂时的平衡?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降低社工的门槛。以前要求社工专业大专以上或者有社工证才可以做社工,现在社工相关专业毕业就可以直接做社工,再或者大专毕业就可以做社工,这样就相当于扩大了供给,使得供需暂时平衡。当然社工的薪酬暂时就可以不用提高了,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包括优秀社工的流失,服务质量的降低,专业性的下降等等。
然而,通过降低社工供给的质量来实现供需的平衡,并非长久之计。长期下去,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假设甲是社工专业本科毕业,乙是大专非社工专业毕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提供的专业服务的质量大概率高于乙。如果甲乙每月都拿着同样的4000元的薪酬,那会发生什么?甲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乙提供低质量的服务,拿到同样的薪酬,干好干坏一个样,接下来甲理智的选择是申请拿到高的薪酬或者减少付出从而降低服务质量。在薪酬无法提高的情况下,甲理智的选择是减少付出降低服务质量。如果甲不想降低服务质量,又想拿高薪酬,那离职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无数的甲这么做,长期下去,优秀的社工不断流失,那产生的结果是整个行业服务质量的下降。服务质量的下降,又进一步制约了社工薪酬的提升,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那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
1. 提高社工薪酬,进而扩大对社工的需求。社工薪酬提高,可以吸引高质量的社工毕业生加入社工行业,高质量的社工,带来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服务,使得社工的专业性进一步体现,社工的价值被进一步认可,使得社会对社工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从而使社工的薪酬得到进一步提高,进入良性循环。
2. 严守社工准入门槛,保证专业社工的供给。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只有社工专业毕业或者考取社工证的人员才可以做社工,这相当于降低社工的供给,使得供不应求情况加剧,这种情况下,社工薪酬可以得到相应的增长。
或许,一些人还没意识到当前的社工薪酬现状对社工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的严重性,或者假装看不到,那就再列几个论据吧。
1. 社工的离职率。据深圳社协统计,近几年深圳社工的离职率都接近甚至超过20%,流动率则更高。假设一家社工机构的流动率是35%,这意味着什么?三年,一个社工机构可能除了几个中高层,员工都换了一遍。这又意味着什么?社工的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甚至保持原来的质量都有困难。
2. 社工毕业生的选择。公益时报今年有一篇报道,某省师范大学(本科院校),全班54人,只有一人选择做社工,有一半考研,其他的准备继续考研或者到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转行。可能觉得,社工继续深造也挺好,深造后可以继续做社工,现实是社工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社工的人数也不多,具体数据可查找各学校MSW学生的就业统计情况。
3.社工行业的人才现状。10年前,或者5年前,还是有不少的名校毕业生进入社工行业,那时深圳的社工机构招聘社工,大都要本科社工专业。现在,某些城市招聘社工,已经放宽到大专学历了,甚至不限专业。具体的变化可查看社工机构的招聘公告,进行对比。
社工十年,薪酬不涨,目前已导致高素质人才的不断流失,直接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回顾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百年历程,无论从慈善组织会社发展而来的社会治疗脉络,还是从睦邻友好运动发展而来的社会干预脉络,都需要专业的人才,社会工作都在不断进行专业化,这种专业化,就可以是社会治疗脉络,也可以是社会干预脉络;既可以走向所谓的“技术化”,也可以走向所谓的“平民化”。
当下,社工十年,先聊社工薪酬,留下专业人才,再谈社工归途,无论是“技术化”还是“平民化”。当下,如果抛开社工薪酬谈专业定位和专业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来稿探讨。
排版编辑:蓝天
审核校对:瑞杰
关于社工 / 公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可以在这里分享~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长期投稿10篇以上有机会获选【社工客】特邀年度原创作者(点击这里,了解社工客2016-2017年度原创作者),获得不定期写作技巧分享,稿费激励,更有大礼包寄出哦~
加入“社工客原创作者团”&“社工客线上运营团队”请直接call小客微信shegongke2014,备注“原创作者or小编”。